大河网

“根在河洛”何为根(河洛文化大家谈)

2025-09-03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舟 张体义

  核心提示

  河洛文化是根植于河洛地区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与核心,是一种根文化。“了不起的河洛文化”系列报道今起推出“河洛文化大家谈”栏目,邀请各领域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畅谈河洛文化,推进河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河洛文化是河洛先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文明的根源和基干,不仅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而且塑造了华夏儿女的心灵。”

  本报“了不起的河洛文化”大型融媒体报道第一期8月20日推出之后,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什么是河洛文化、其分布范围有多大?河洛文化有什么显著特征、有哪些主要内容?带着读者关注的种种问题,8月29日,记者赶赴河洛文化核心区域古都洛阳,专访了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河洛文化研究的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吴涛教授。吴涛表示: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源和基干,不仅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而且塑造了华夏儿女的心灵。

  一

  河洛就是黄河、洛河,黄河与洛河的交汇处古称洛汭,在今天巩义市的河洛镇。

  河洛是个古老的词儿,司马迁著的《史记》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洛在古代从来不是行政区划概念,而是地理、文化概念。

  吴涛介绍,河洛的概念可大可小,最狭义的是黄河与洛河(伊洛河)交汇处,往大一点说是指洛阳盆地,广义的河洛地区超越目前的洛阳市辖区,历史上的河洛与洛阳的行政辖区也不是重合的。河洛文化的河洛指的是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郑州,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河洛地区,地处中原腹地,历史上长期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所以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

  文化的概念有很多种解读。考古学中有很多文化概念,比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一个人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也被称为“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吴涛说:“河洛文化是河洛先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文明的根源和基干,不仅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而且塑造了华夏儿女的心灵。”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

  从远古文化的“满天星斗”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林立,地域性文化差异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即便到了当代,地域性文化差异依然没有消失。地域文化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大一点可以分为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岭南文化、草原文化等。中等划分如中原文化、江浙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等。在中原文化的框架内,还可以再分为河洛文化、淮河文化等地域文化单元。

  吴涛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民族创造的,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共同组成的。相对而言,河洛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得到了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成果的双重印证。

  二

  “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句生动描述了河洛地区在中华文化版图中的地位,根源性是河洛文化最本质的特征。

  河洛文化的根源性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传世文献记载中河洛文化的根源性。《周易》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意思就是说,中华文明起源于圣人对于河图洛书的效法,这段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经典论述,影响了世代中国人。历史上对河图洛书的记载非常丰富,奇怪的是远古河图洛书世人都没有见过,成为千古之谜。今人常见的《河图》《洛书》出于宋代。尽管如此,“河图洛书”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真相。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诞生的核心区域,对中华先民影响最大的黄河与洛河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早期的华夏文明。二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多年来,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揭示了河洛地区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华文明连续性在河洛地区得到了充分体现。区域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了文明的演进,在演进中强化了河洛文化的根源地位。

  中华民族不仅在河洛地区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化,而且在河洛地区完成了对文明门槛的跨越。《史记·货殖列传》说:“昔唐人(尧)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古代王朝建都常在中原,“周人都河南”,指的便是在今洛阳的成周。

  吴涛说,洛阳是中国所有古都中建城时间最早、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中华文明形成关键时期的夏商周三代都曾定都于河洛地区,河洛地区有着深厚的文化积累,不仅成为中原文化的基干,在整个古代中华文化中也有其特殊的位置及作用,这就是河洛文化的主流性。

  “河洛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中。”吴涛说,在嵩山周围形成的“天地之中”宇宙观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认知与文化。儒学、经学、道家、法家等在河洛地区发展,开枝散叶。从周公、孔子到贾逵、许慎,再到“二程”、邵雍,每一位圣贤、大儒,都是一座嵯峨的高山,独成风景,智慧之光汇入奔涌的文化长河,滋润至今。

  河洛处于中国的腹地,八方辐辏,河洛文化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文化融合与嬗变,是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与包容性的重要体现。吴涛说:“河洛文化的特性不仅体现在典籍记载里、考古发现中,更体现在火热的烟火生活里,回荡在海内外‘河洛郎’的记忆中。”

  《 河南日报 》( 2025年09月03日 第 05 版)

编辑:陈梦伊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