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河声:网信约谈新浪 “不实话题”不能总“泛起浪花”

2023-10-13大河网

10月8日,新浪新闻未经核实,在新浪微博开设“4岁女童搜救因外部原因中止”不实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第1位,传播谣言信息,干扰正常搜救工作,造成恶劣社会影响。10月12日,上海市网信办会同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约谈新浪上海,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图源:网络截图)

 就在网民都关注女孩去向的时候,就在大家都祈祷女孩平安的时候,就在有关部门专心搜救的时候,新浪微博开设的“4岁女童搜救因外部原因中止”话题出来了,并且冲在了微博热搜的第1位。

“中止救援”会引发怎样的舆情是可想而知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一些“键盘侠”依据这个“不实话题”是“唾液飞溅”,不仅给救援工作添了乱,还往女孩家人心里的伤口撒了盐,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上海网信的约谈指出:相关不实信息误导社会公众,诱发谣言滋生,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要认真学习互联网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开设的话题以及发布转载的信息真实性承担主体责任,不得通过虚假话题、“蹭热点”、“标题党”等方式传播炒作不实信息。 

其实,“约谈”不过是“敬酒”,“敬酒”更像是“罚酒三杯”。单就这起事件来看,其性质显然是严重的。但凡平台履行一下监管的责任、承担一点平台的义务,就不至于出现这样的事情。比如说,在准备发布“中止救援”话题的时候,你向有关部门核实一下,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电话,也就不会让虚假信息、虚假谣言传播了。

“蹭热点”得有底线,“标题党”也得有底线。国家有关部门关于互联网管理的规定明确指出:要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推送向上向善的内容,用社会主流思想价值和道德文化滋养人心、滋润社会。不得推送《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的违法和不良信息,特别是恶意炒作娱乐八卦、绯闻隐私、奢靡炫富、审丑扮丑等违背公序良俗内容;不得关联某一话题集中推送相关旧闻,恶意翻炒。

就在今年7月,国家网信办发布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网络社区版块、网络群组的管理,不得在词条、话题、超话、群组、贴吧等环节集纳网络暴力信息,禁止创建以匿名投稿、隔空喊话等名义发布导向不良等内容的话题版块和群组账号。对照这样的规定,新浪设置的“不实话题”符合标准吗?

而实际上,此前9月11日新浪上海还翻炒拼接旧闻,发布“上海车主躲避酒驾检查跳入美兰湖”信息,内容严重不实,引发网民误读,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为何这种事情屡屡出现?为何会有平台就是任性得屡教不改?这说明,对于平台的管理和约束,既要“敬酒”的约谈,更要“罚酒”的处罚,只有处罚有痛感了,只有处罚有威严了,才能真正终结平台“开设不实话题,传播谣言信息”的乱象。 网信约谈新浪,“不实话题”不能总“泛起浪花”,要约谈的“敬酒”更要谁酿的苦酒谁喝的“罚酒”!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任何网上行为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必将受到严肃追究,让其再也不能为了“流量”而让社会“流泪”。(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郭元鹏)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