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南水北调·十年十人丨既为水清 也为民富

2024-12-12大河网-河南日报

村民在唐王桥村金银花种植基地采摘金银花。

唐王桥村新型农村社区。 本版图片均为淅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高申豹

  河南日报记者 方化祎 李昊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时珍

  一库清水,奔流千里润泽万家,离不开“源头”的付出与保护。

  淅川县九重镇唐王桥村,因村中一古桥得名,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仅十余公里。冬日,飒飒寒风夹着雨星掠过数千亩丘陵地,吹打在石桥上,吹得沿途花枝摇曳、人影晃动。

  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移民工作开始时,高申豹正值壮年,接连经历了退伍转业、下海经商,已小有成就的他彼时被大伙儿一致推举为新一任的村党支部书记还不满两年。

  这一年,村子被县里选定,要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南最大移民点——桦栎扒村征地500亩。同样是这一年,为了保护水质,村民们原本赖以为生的畜牧养殖、辣椒种植产业不得不面临转型。

  全村16个组、2700多人生计咋保障?重重困难,担子一下子压在高申豹的肩上,敦促他作出了一个无比大胆的决定:以南水北调工程征地为契机,带领全村人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重塑产业格局。

  这条路一走就是十年,支部党员带头、村民团结奋斗,共同蹚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

  为“大家”,再金贵的地也愿舍

  唐王桥村党支部收到配合移民工作征集土地的通知是在2010年的4月。高申豹随即带领支部成员采用“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方式,将征地数量、补偿款价格等信息告知了全体村民。

  “刚开始,事情自然不是一帆风顺。全村2700多人,当时除去荒地,总共只有耕地3494亩,每人折合不到一亩三分地,而征地500亩,每户平均下来就要匀出1亩多。”12月5日,高申豹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地有的老百姓已经种了几十年,为了让土壤更加肥沃,平时没少下功夫,一下子要被征走,很多人心里舍不得。

  还有人对补偿款价格心理不平衡。由于位置相对偏僻、地势不平,唐王桥村土地征用补偿价每亩约1.8万元,相较同县部分村子价格偏低。

  “我们将群众诉求如实反映给了县里,在补偿款价格难以改变的情况下,高书记第一个带头作表率,支部党员全体出动,努力给村民们做工作,劝说大家服务大局,配合好国家移民工作。”村文书华道方说。

  “实际上,那些反对的声音,我也非常能理解,我自己也种过地,知道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后来,通过我们耐心劝说,带着大家一起看南水北调移民相关的新闻报道,学习移民们的奉献精神,村民们又支持起了我们的工作。”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高申豹深有感触地说。

  他还号召起50多名党员群众,在桦栎扒村的移民队伍到来后,主动帮他们搬建材、砌外墙、清扫垃圾。

  这样一来二往,两个原本相隔二三十公里、彼此陌生的村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

  “现在两村相距不过3公里,距离近了,关系好了,好几对儿年轻人结为夫妻,日子过得特别甜蜜。”唐王桥村上一任村党支部书记高敬森笑眯眯地说。

  为发展,再难走的路也敢闯

  征地任务完成后,唐王桥村还面临着另一大挑战——改变原有的土地生产模式。

  由于靠近渠首,为保障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唐王桥村原有的种植及养殖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村里的年轻人原本因为养猪养牛、种辣椒“有一套”,在邻近地区挺“抢手”,现在,这些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尽快找到符合绿色发展标准的新出路。

  为了寻找合适的发展方向,每天一大早,高申豹就和孔祥军、杨金山、余新江、高敬森等5位退休的老支书一起坐在党员活动室,冥思苦想破题良策。你一言我一语,几人讨论得很热烈。

  “多亏了俺们村5个‘老支书’和高书记一起打听消息、四处调研,还真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发展的快速路。”村民杨士明告诉记者。

  机遇总是和挑战不期而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作为工程渠首所在地,淅川县委、县政府为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上,鼓励地方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扶持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探索水源地绿色发展之路。

  2011年,经当地政府牵线搭桥,唐王桥村所在的九重镇与当地知名药企河南福森药业集团建立合作,利用北京对口支援协作项目资金,尝试率先在唐王桥村建设金银花种植基地。

  了解到相关政策后,高申豹敏锐觉察到,这对村子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随后,他多次和村“两委”干部实地调研金银花种植产业。最终,由村党支部牵头,将全村近6000亩农民自有承包地、村集体土地和荒山坡地,分批次全部流转给福森药业集团,倾尽全力发展金银花种植产业。

  金银花是清热解毒的良药,生命力强,根系繁密发达,有很好的固土保水作用。而它的浇水、除草、剪枝、摘花等全流程都只能使用人工作业,能吸纳大量劳动力,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因为环境保护得好,这里种出来的金银花经过专业检测,里面的绿原酸含量高出国家药典标准2倍,药效特别好。”在该村近6000亩金银花种植基地,福森药业集团驻唐王桥村金银花种植基地负责人邓浩说。

  自2012年以来,唐王桥村与福森药业集团不断扩大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以租金、薪金和股金“三金”形式,带动唐王桥村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80余万元。

  “起初,很多村民有疑虑,农民不种粮食了,吃啥?后来,村民们在种金银花的过程中,真正得到了实惠,见到了经济效益,他们的顾虑也就慢慢打消了。”高申豹回忆说,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是对的。

  截至目前,唐王桥村已辐射带动全县种植金银花3.5万亩,建成了中原最大的金银花种植、育苗示范基地,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金银花产业已成为淅川县保生态、促增收、创效益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群众,走再远也不能忘初心

  通过种植金银花,村民收入增加了,村集体富裕了。如何让村民们共享发展成果?

  “我们村里前期召集村民、各组组长商量了,都觉得建设新农村是好事,希望能让大伙儿都住上漂亮、舒心的房子。”高申豹说。

  说干就干。唐王桥村于2015年开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400多栋现代风格建筑拔地而起,昔日低矮破旧的砖瓦房,摇身一变成了美观简约的二层小楼,加上村村通两侧原有楼房,如今,唐王桥村95%的村民都搬进了新型社区,居住环境、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村集体出资为全村群众全额缴纳医疗保险;筹资35万余元新装路灯145盏,对村庄进行美化、亮化;聘请专家结合唐王桥明代古桥特质与村中的普济桥、呈祥寺、银杏古树等历史遗迹,高标准设计“桃花溪”十二生肖文化广场,探索发展古村文旅经济……

  唐王桥村的公共基础设施逐年完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唐王桥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高申豹也连续多年被省市县镇评为“先进工作者”“功勋党支部书记”,连续三年被评为“淅川县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

  如今的唐王桥村,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水源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生态“颜值”变产值,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村。

  “作为一名党员,完成好党组织交付的任务,带领大家配合国家政策实施,是应有之义;作为一名村支书,不负村民们的期待,面对发展机遇,带领大家迎难而上、破局发展,是应尽之责。”高申豹说,唐王桥的发展故事正在淅川大地不断上演。

  记者手记

  变生态压力为转型动力

  河南日报记者 方化祎 李昊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时珍

  今年12月,恰逢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十周年。

  十年间,汩汩南水,奔腾北上,累计调水超过68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且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部分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Ι类。

  在来淅川县采访之前,我们并不完全清楚,这些数字背后蕴藏怎样的特殊含义。

  直到踏上这片土地,吹着飘过中线干渠的风,听着淅川县感天动地的移民故事,看着一张张移民故土难离的照片……我们才明白,淅川人民扛起的是忠诚奉献、大爱报国的使命和担当。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这十年,守水、护水成了淅川最重要的工作,水质保护被列入后移民时代淅川人民的“一号工程”。这意味着淅川县原有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种植方式等都需要经历颠覆式的变革。

  那么如何既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又能让库区群众端上“绿饭碗”、鼓起“钱袋子”呢?

  九重镇唐王桥村干部群众,在村党支部书记高申豹的带领下,把千百年来视作“命根子”的土地给移民群众,用“集地”展现出奉献;用世世代代种庄稼的手“侍弄”起了中药材,通过产业整体转型演绎了创新,是淅川人民开拓进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淅川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两山理论”,严格履行保护水源的国家使命,全面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创新活县的“四大战略”,坚守一级水源地“生态底线、生态红线、生态高压线”,变生态压力为转型动力,以生态经济为主线,因地制宜,探索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绿色发展产业链,谋求水清与民富双赢,让库区群众享受到更多生态红利。

  如今,淅川县已累计造林50余万亩,造林面积连续17年居河南省县级前列,公益林面积居河南省县级首位,森林覆盖率达61.7%;10万库区群众转型发展特色林果和中药材产业,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

编辑:王晓颖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