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少年子弟江湖老 再见金庸

2018-10-31大河报

  □震观之志(大河报编辑)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子弟江湖老,红颜少女的鬓边终于也见到了白发。”这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告白,正是当下的情景。

  “凡人有生必有死,生固欣然,死亦天命。”这是《射雕英雄传》里的慨叹,正是金庸的自况。

  这一天,2018年10月30日,金庸逝世,享年94岁。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这是顿悟者的慧语。

  42年前,金庸19岁的长子查传侠突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丧命。

  这对知天命的金庸来说,真如晴天霹雳,他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

  金庸沉醉在宗教书籍中不能自拔,他读书无数,只为苦探生死奥秘,只为给自己解脱。

  后来,金庸读到《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几个月之中废寝忘食、苦苦研读,潜心思索,突然之间有了会心:“真理是在这里了。”

  “来如流水逝如风,何处来兮何所终。

  沧海茫茫挂帆去,天涯从此各西东。”

  这是《倚天屠龙记》中小昭诀别时的心境,这又何尝不是金庸的自我告别?

  得此顿悟,便是得禅机。顿悟后离开,便得永生。

  金庸仙逝,于武侠文化而言,并没有失去什么,相反,他这么多年垂垂老矣不能说一句话,一点也不影响他的作品化成华人的武侠圣经。

  他的作品,是武侠圣经,也是佛学圣经。

  许多年前,我给自己刻了一块竹牌,上写8个大字:

  “破执去忧,顺其自然。”那些年,我总是忧心忡忡。

  后来看《天龙八部》,我得到一些释然。

  吐蕃国师鸠摩智内力尽被段誉化去,数十年的功力修为化为乌有。他武功尽失,却没有怅然若失,反而猛然顿悟:

  “如来教导弟子,第一是要去贪、去爱、去取、去缠,方有解脱之望。我却无一能去,名缰利锁,将我紧紧系住。今日武功尽失,焉知不是释尊点化,叫我改邪归正,得以清净解脱?”

  他对段誉说:“老衲今后行止无定,随遇而安,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

  “去贪、去爱、去取、去缠”,“随遇而安”。

  这些,外侠内佛的金庸大师已经做到了吧。

  当年,禅宗在印度传了28代,达摩的师父说:禅宗佛缘将尽,你到东土传法吧。

  达摩西来,一苇渡江北上至魏,大隐于寺,等待传法之人。

  大隐期间,达摩在少林寺后山一石洞面壁——

  随缘静定,以待来者。

  此刻,金庸一定见到了久违的达摩,有少林绝学,更有精妙佛义,去贪、去爱、去取、去缠,去一切爱,一切恨,去一切侠客,去一切反侠客,去一切武林,去一切江湖。

  阿弥陀佛,再见金庸。


编辑:魏蔚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